光與夜的碰撞,情與景的交融
全國大型行浸式絕壁光影夜游
《郭亮1972》
7月1號在新鄉南太行
萬仙山震撼上演
行浸式夜游:
行浸式夜游是一種全新的旅游體驗方式,也是當下最受歡迎的夜游游玩方式之一。以山水、絕壁為實景空間,通過高科技全息影像技術,實現立體全方位的多維視覺體驗、實景場景與虛擬情景重疊呈現,把游客帶入歷史空間里體驗動人傳奇的故事。
01.《郭亮1972》創作的時代背景
慶建黨百年、憶紅色初心。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為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,新鄉南太行旅游(集團)有限公司歷經數月成功開創《郭亮1972》,以光影手段再現掛壁公路的開鑿過程,致敬中國共產黨的領導,熱情歌頌自強不息的郭亮精神,激發全民愛黨敬黨的無限熱情。
02.《郭亮1972》講述的什么故事
郭亮村位于海拔1700米的懸崖上,郭亮村三面環山,一面臨崖。在隧道開通之前通往外界的路只有一條最寬處只有1.2米,最窄處僅容兩只腳通過的天梯小道,百姓的生活非常艱辛。
《郭亮1972》主要講述在1972年2月,村里組成“13壯士隊”開始修路,在沒有大型機械、測繪工具的情況下,村民苦戰5年,經過懸索掛壁測量、鋼桿鑿赤巖,鐵錘破石壁,打通35個天窗,打爛4000把八磅鐵錘,耗盡12噸六棱鋼桿。
經過5年多的浴血奮戰,終于在119米高的絕壁中鑿出了長1250米,寬6米,高5米的絕壁通途,郭亮村懸崖掛壁公路于1977年5月竣工通車,這條絕壁長廊被稱為“世界第八大奇跡”。郭亮掛壁公路的開鑿突出體現的郭亮人民大無畏的“愚公移山”精神。
《郭亮1972》融合了當今最先進的聲、光、電、影、音等多媒體技術,以實景再活化、原真性再現為創作初衷,將“掄錘掌釬”、“砸鋼釬火花迸發”、“十三勇士鐵錘破石壁”等掛壁公路開鑿過程生動還原,使游客聽到、看到、感受到,通過行浸式的游覽方式讓游客真真切切地體會到“凝神聚力、戰天斗地、艱苦奮斗、自強不息”的郭亮精神。
03.《郭亮1972》呈現的是什么
《郭亮1972》
為全國大型行浸式絕壁光影夜游
布局在新鄉南太行萬仙山景區
絕壁長廊
體驗時長40分鐘左右
以1250米郭亮洞崖壁為演繹載體
應用大量的高科技光影技術
科技感濃郁,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
借助聲光電、全息影像、
裸眼3D、AR增強現實
等多媒體科技融合為演繹手段
讓游客邊走邊體驗,然后參與其中
打造創新型行浸式文旅體驗
通過3D投影、AR增強現實
等技術手段
實現虛實結合的視覺奇觀
再現掛壁公路開鑿過程
彰顯自強不息的郭亮精神
獻禮建黨百年
7月1號
讓我們置身于《郭亮1972》
感悟郭亮精神!感悟太行精神!
為中國建黨100周年獻禮!
END